|
红旗渠纪念馆位于林州市城区北部15公里处,红旗渠总干渠在这里一分为三条干渠。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2014年5月1日,红旗渠通水50周年之际,红旗渠纪念馆新馆落成开馆。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布局面积4000平方米,展线总长515米,展馆以红色为基础,造型似灵动的渠水。展厅由“序厅”、“旱魔”、“奇迹”、“丰碑”、“梦想”、“精神”六部分组成,用2000多件珍贵文物和雕塑、绘画、灯光、多媒体、4D动感、智能触摸等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立体再现了当年10万大军战太行的震撼场景。 红旗渠纪念馆不仅是收藏、研究、展示、传承红旗渠历史的一座展馆,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林州的发展历史,是学员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的一个窗口。 青年洞位于任村镇卢家拐村西,距离渠源24.5公里,是红旗渠总干渠上的咽喉工程。青年洞全长616米,宽6.3米。1960年3月动工修建,当时正处于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按照上级关于实行“百日休整”的指示精神,县委决定抽调300名青壮年坚持开凿青年洞,其余民工全部回家休整。因该工程施工由总指挥部共青团组织分工负责,凿洞民工由青年组成,故取名为“青年洞”。至1961年7月15日,经过17个月的英勇奋战,300多名青年终于征服了这一天险。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亲自题写了洞名。洞口刻有李先念、江泽民题词。2013年9月在青年洞北部3300米入口处搭建了350米的廊桥——“红飘带”,“红飘带”至青年洞沿途设置了“凌空除险”、“铁姑娘打钎”表演,真实再现了当年修渠场景。 扁担精神纪念馆位于林州市石板岩镇,占地1000平方米,展厅面积800平方米,纪念馆共分为6个部分:一根扁担创家业;一分一厘细打算;一心为着山里人;一心一意谋发展;扁担精神在林州;亲切关怀。纪念馆共展出各类图片480张,实物160件,实景6个,以真实的图片、实物和简洁的文字,图文并茂、影像结合,展现了该社干部职工60多年如一日,一心一意,为山区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再现了“艰苦创业、勤俭办社、一心为民、开拓创新”的扁担精神和二次创业取得的辉煌成果。扁担精神和红旗渠精神一脉相承,都是林州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谷文昌故居位于石板岩镇郭家庄行政村南湾自然村。谷文昌生于1915年10月,194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林县曾任区长、区委书记。1949年1月,随长江支队南下福建省东山县,在这个岛上辛勤耕耘了14个春秋,防风护沙,绿化海岛,实事求是,解决“壮丁”家属问题,把一个苦难深重的荒岛变成了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深受东山县人民群众爱戴和拥护。被原中组部部长张全景誉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县委书记”。故居设有谷文昌事迹展板100余平方米,以及珍贵文物、档案资料40余件,展示了谷文昌同志光辉的一生和不朽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