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位于兴业路76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等13人出席了会议,代表全国53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柯尔斯基列席了会议。7月30日,会场受到法租界巡捕的搜查,会议被迫终止。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胡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和工作决议,选举了中央局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位于上海市静安区老成都北路7弄30号,2002年建立纪念馆。2008年纪念馆进行修缮扩建并于2009年元旦免费对外开放,纪念馆为两排东西走向的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基本保留了1915年始建时的建筑风貌。2009年5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馆展区面积为1170平方米,由“序厅、中共二大展厅、党章历程厅、中共二大会议旧址、平民女校旧址展厅”五个展区组成。展览珍贵史料300余件,辅以先进的展示手段,真实再现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峥嵘岁月。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坐落在上海市西南的龙华古镇,它建成于1995年,面积19万平方米,建有纪念瞻仰区、烈士墓区、碑林区、遗址区(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游憩区等功能区域。它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点及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位于宝山临江公园内,是一座全面反映“一·二八”、“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和上海人民14年抗日斗争史实的专题纪念馆,建筑面积3490平方米。纪念馆1—3层为陈列区,主要有《抗日战争与上海》、《淞沪抗战史事掇英——血沃淞沪》、《抗战文化系列——张明曹抗战美术作品展》、《上海郊县人民抗日武装斗争图片展》、《侵华日军在上海的暴行》陈列。4层以上为塔,11层设观景室,可远眺长江口,俯瞰宝山城。环境协调是纪念馆建设空间设计的一大特色。这里有30米长的“淞沪魂”石刻主题墙、“淞沪军民抵抗日军”大型雕塑、国歌墙等艺术建筑;有陈化成纪念馆、宝山古城墙、姚子青营牺牲处等人文历史景点。纪念馆担负着收集、整理和研究上海抗战历史文物资料、保护抗战遗迹、宣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多方面的任务。 四行仓库是一座位于上海闸北区南部的仓库建筑。原是大陆银行和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联合仓库,淞沪会战时期,这里曾驻扎452名国民党将士英勇抵抗日军的进攻。1985年9月3日,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正式将其命名为“八百壮士四行仓库抗日纪念地”。抗战纪念馆大门入口处保留了原四行仓库的铁门,斑斑銹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于1984年1月。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设立于1946年6月,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南京谈判期间,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上海设立的办事机构。由于国民党的限制,办事处对外称周恩来将军寓所,简称周公馆。办事处设立后,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多次在这里会见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并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阐述我党对和平民主的一贯主张,揭露国民党政府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周恩来、董必武等在周公馆进行的革命活动和斗争扩大了爱国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上海毛泽东旧居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第九次来上海工作期间居住的地方,也是他在上海居住时间最长、和杨开慧一起开展革命运动的场所。1977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26日建立陈列馆并对社会开放。现为上海唯一开放的毛泽东旧居。 上海市外滩历史纪念馆坐落于人民英雄纪念塔下,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475号。于1995年9月落成,由黄浦区人民政府和市档案局联合主办,让观众可以从外滩发展轨迹中洞悉上海的发展历史。2003年1月被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内以珍贵的历史照片为主,辅以具有代表性的档案文献、实物,向观众展示了外滩开埠170年来历史变迁。同时纪念馆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通过数码相框、投影、触摸屏、电子书,图片和影像资料,仿佛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广大参观者和青少年接受鲜活的爱国主义历史教育,珍惜现在、展望未来,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场所。纪念馆内分为解放前老外滩历史、解放后新外滩的发展两大板块,以“外滩——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起点”、“外滩——当今上海改革开放的窗口”为主线,通过外滩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现中国元素,中华民族梦的精神,实现理想的追求。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是综合反映上海地方历史的地志性博物馆,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于一体,呈现上海如今约600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内6000年的沧桑变迁,探索“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背后上海人数千年来开拓进取的文化积累。 博物馆位于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东楼建筑原为旧上海跑马总会,解放后曾先后入驻过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美术馆,成为上海的文化地标。1989年列入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展厅面积9800平方米,包含基本陈列“古代上海”部分以及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丰富遗存见证上海悠远的历史,以航运贸易的发展、盐业与纺织业的兴盛讲述上海市镇的繁荣。“近代上海”部分则反映1843年至1949年间上海作为全国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近代中国发展缩影与世界重要都会以及中国近代革命策源地与前期中心。 2017年10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与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两馆合一,于南京西路325号原跑马总会大楼重新开放。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位于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D09地块,面积约4万平方米,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将全面综合地反映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盛况,同时介绍1851年以来世博会历史及2010年以后各届世博会的情况,并为与世博会相关的文化交流提供平台。 |